电子皮带秤对于大量装计量等待技术变革
2018-08-06 来自: 徐州市申克测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957
“由于缺少具体具体的耐久性测试方法和测试目标,一些企业重制造、轻检测,重消费、轻科研。这样招致一些0.5%级正确度的皮带秤,在运用几个月后,误差就可以高达1%~5%,难以临时波动地坚持计量的正确度。”陆勤生深有感慨地说。
国际倡议的起草人之一、澳大利亚的一位代表表示:他们认识到现场停止耐久性测试的艰难性。假如不是明天听到中国代表先容的“关于在实验室停止耐久性测试”的倡议,他们以为这可以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。中国代表的倡议提出了一个新的思绪,使得这项任务有了完成的可以。
在古代物流中,矿石、煤炭、粮食等散状物料的贸易交接大多是以船舶为运输工具,装、卸保送大多采用皮带保送机。但散装物料的计量却是一个世界性的艰难。
曹冲称象的故事发作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。在事先,曹冲的方法确实很聪慧。但是,进入21世纪的明天,在古代物流的散状物料计量中,这种陈旧的方法却仍在沿用。高科技产品一日千里,千年前的称重方法能否还能顺应古代物流的需求 ,这究竟是一种主动的传承,还是一种自愿的无法。
依据国际常规,水尺计重的误差应为±0.5%,但实践的计量误差远远高于这个目标。有人做过测算,以一艘内河2000吨的驳船计算,假如均匀吃水误差为1厘米,那货物的误差约为10吨左右;而一艘5万吨的货轮,均匀吃水误差1厘米,货物误差就高达200吨以上。假如再加上船舶变形、水尺失准等要素引入的误差,水尺计重这种陈旧的计量方式所带来的误差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